一、产品市场
随着远程办公和混合会议模式的普及,智能会议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据统计,2024年全球智能会议系统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,其中高清晰度录音、云端存储与实时传输功能成为核心需求。会议场景中,用户不仅需要精准捕捉发言内容,还需应对复杂环境噪声干扰,同时要求录音数据可通过本地存储(如TF卡)快速备份,并通过网络实时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协作分析。
WT2000T芯片方案凭借其高音质、低功耗、长时录音及灵活的存储扩展能力,成为会议录音设备的优选方案。该方案尤其适用于企业会议室、教育录播系统、司法庭审记录等场景,满足用户对高效、可靠、易管理录音设备的需求。
二、产品应用框图
基于外部MCU与WT2000T的UART协议交互架构,系统框图重构如下:
1)音频采集与处理链
输入级:支持双麦克风差分输入,通过WT2000T内置PGA(可编程增益放大器)调节灵敏度,适应3-10米拾音范围。
处理单元:WT2000T独立完成ADC采样(16bit/44.1kHz)、环境噪声消除、MP3实时编码(CBR128kbps),编码后数据流直接写入TF卡。
2)控制与通信链
指令交互:外部MCU通过UART发送标准指令控制WT2000T,包括录音启停、文件查询、数据块读取等操作。
数据传输:WT2000T响应MCU请求时,将TF卡中的音频文件以512字节/包的形式通过UART回传,数据流格式为[包头][长度][命令码][数据][CRC16]。
网络层:MCU接收数据包后,通过SPI接口连接网络模块(如ESP32-C3),封装为TCP/IP协议包上传至服务器,支持Base64编码或二进制直传。
3)电源与状态管理
供电设计:WT2000T与MCU采用独立LDO供电(3.3V/500mA),避免数字噪声干扰音频电路。
状态同步:MCU通过解析WT2000T的状态码(如0x01:空闲、0x02:录音中),驱动LED指示灯显示设备工作状态。
4)数据流详解
该架构实现硬件级解耦:WT2000T专注高精度音频处理,MCU负责协议转换与网络通信,二者通过标准化UART指令协同,降低系统耦合度与开发复杂度。
三、芯片介绍
WT2000T是唯创知音针对音频处理推出的高性能SoC芯片,现有WT2000T-32NQFN32(体积小4*4MM)的封装芯片。带有地址播放、插播、单曲循环、所有曲目循环、随机播放等功能。32级音量可调、最大可以支持外挂128Mbit的Flash。
3.1产品特点
1)核心性能:
高性能32位处理器、最高频率可达160MHz。实时处理多路音频流。
集成MP3/WAV编码器,支持8-48kHz采样率,比特率8-320kbps,录音音质达CD级。
音频输出方式默认为双DAC输出,不可修改,硬件支持16bitDAC输出。
2)存储扩展:
支持SPI-FLASH、TF卡、U盘三种存储介质,最大支持32GB容量,录音时长可达数百小时。
3)接口丰富:
标准UART通信接口,默认波特率115200,支持通过串口命令设置波特率,便于与外部MCU通信。
4)低功耗优化:
内置动态功耗调节机制,工作电流≤50mA,休眠模式下功耗低至uA级。
3.2芯片引脚描述
四、功能介绍
1)指令化录音控制
精准操控:MCU通过UART指令直接控制录音启停,支持调节采样率、增益等级。
状态反馈:WT2000T实时返回硬件状态(如存储异常、低电量)。
2)文件存储与读取
无文件系统存储:录音文件按日期_时间.wav格式直接写入TF卡,规避FAT表风险。
指令驱动操作:MCU通过指令查询文件列表、分块读取数据(512字节/包),支持断点续传与安全擦除。
3)裸数据上传
协议精简:MCU将音频数据封装为自定义TCP帧(同步头+时间戳+数据+CRC),直传服务器。
自适应分片:根据网络质量动态切换数据块大小(512字节),确保传输稳定性。
4)低功耗与可靠性
三级休眠:工作模式(50mA)→待机(30μA)→深度休眠(2μA),按键/RTC定时唤醒。
核心优势:纯UART指令驱动,实现硬件级高可靠控制,适配低成本MCU开发,无软件依赖。
五、指令介绍
5.1协议命令格式
标准UART异步串口接口,属于3.3VTTL电平接口。通讯数据格式是:起始位:1位;数据位:8位;奇偶位:无;停止位:1位。使用电脑串口调试助手,需要正确设置串口的参数,设置如图:
注意:“长度”是指长度+命令码+参数+校验和的长度,“累加和校验”是指长度+命令码+参数的累加和的低字节。
5.2协议指令
RTC时钟
1)读取当前的系统时钟时间;
2)设置当前的系统时钟时间。
设备剩余容量及电源电压
1)查询当前设备剩余容量,仅FAT可使用该功能;
2)查询语音芯片当前的电源电压,误差±0.06V。
录音通道
可设置录音通道为line-in、MIC,默认为MIC。
录音品质
码率(BR)/采样率(SR)对应关系
录音控制
1)设置录音时长并启动录音功能(单位:s),达到录音时长后自动停止录音,录音文件存储在根目录下。
录音文件名采用时间戳命名,例如:文件名为24A23200,其中“24”表示年份为2024,“A”表示月份为10,“23”表示日期为23,“20”表示时间段为20:00~21:00,“0”表示该时间段内文件序号为1。
2)若当前处于录音状态,停止当前录音,并生成完成的录音文件。
文件管理
1)查询当前外设连接状态;
2)查询TF卡内音乐文件总数;
3)查询所有文件文件名;
4)读取录音文件:
通过文件名读取文件数据,首先发送F4指令获取文件大小(3字节),再发送F3指令自动上传512bytes数据,上传数据包含在7E00F3......XXEF中,其中......为上传的一包数据,XX为累加和校验,是指0x00+0xF3+上传数据的累加和的低字节;上传数据期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发送7E03F3F6EF,以保持上传数据的完整性,直至文件读取完毕。
5)删除指定文件:
可以指定根目录下的文件索引及文件名来删除指定的音频文件。
网络传输
波特率设置(921600,N,8,1),音频录制格式为MP3,外部单片机读取音频文件并上传服务器。
六、方案展示
6.1硬件架构设计
系统由外部单片机(MCU)与WT2000T芯片协同工作,硬件架构如下:
主控链路:
WT2000T负责音频采集、编码、存储至TF卡,仅通过UART协议与外部MCU通信。
外部MCU(如STM32F4系列)作为系统控制核心,通过UART发送指令读取录音文件,并通过Wi-Fi/以太网模块上传至服务器。
接口定义:
WT2000T与MCU之间采用UART(波特率921600bps,8N1格式),仅需连接TX、RX、GND三线。
MCU与网络模块(如ESP8266)通过SPI或UART通信,实现HTTP/MQTT协议封装。
6.2控制与上传流程
1)文件文件名获取:
获取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文件名。
2)文件内容读取:
可以指定根目录下的文件名来读取指定的音频文件。
3)数据上传服务器:
MCU接收数据块后,通过网络模块封装为HTTPPOST请求,按分片上传至服务器。
6.3典型应用案例
司法录音笔方案:
硬件配置:WT2000T+STM32F405+4G模组(移远EC200T),TF卡加密分区存储。
工作流程:
庭审结束后,法警通过按键触发MCU读取指定录音文件。
MCU逐包获取数据并加密(AES-256),通过4G网络上传至法院私有云。
上传完成后,MCU发送指令删除本地文件,确保数据唯一性。
6.4方案优势总结
通过UART协议实现外部MCU对WT2000T的精细化控制,系统具备以下特性:
高可靠性:纯硬件协议交互,避免API接口的软件层兼容性问题。
灵活组网:MCU可适配多种网络环境(Wi-Fi/4G/有线),满足不同场景部署需求。
强安全性:敏感操作(如文件删除)需MCU二次校验,防止误触发。
Copyright (©) 2020 深圳唯创知音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大洋路90号中粮福安机器人智造产业园6栋2/3层 备案号:粤ICP备15026214号